许玲:呼吁企业建立实习文化 职教本科加大力度

作者: 时间:2023-02-27 点击数:

2月27日,《南方都市报》刊发题为“全国政协委员许玲:呼吁企业建立实习文化 职教本科加大力度”的文章,专访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学校副校长许玲。许玲在采访中针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等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现新闻网予以全文转载。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全国两会将于今年3月初在北京召开,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即将集结、启程赴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全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谋划新路径、注入新动能,推动各项事业增添新动力、开创新局面。

擂起奋进催征的金鼓,发出高质量建设最强音。南方都市报开展“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心声”系列专题报道,呈现代表委员们真实的履职面貌,为全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人物名片:许玲,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副主委,兼任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南都讯 2018年,许玲走上了全国政协委员的新岗位。履职5年来,许玲共提交了24件提案,笔耕不辍为职业教育鼓与呼。履职第一年,她提交的提案《工匠之师从哪里来——关于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建议》,被全国政协选为重点提案之一,一场由全国政协组织的专题调研随之展开。2019年,许玲提交的《对我国“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引发广泛关注;2021年,《关于设立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建议》再获教育部回复与鼓励;2022年,《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提案》被评为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优秀提案。

对问题的持续性关注,是政协委员们履职的坚持。今年许玲连任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她关注哪些领域?对职业教育又有哪些新观察?近日,南都记者对许玲进行了专访。

南都专访全国政协委员许玲

南都:连任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今年您的提案聚焦在哪些方向?

许玲:主要是围绕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展开。今年在制造业企业的调研中,明显能看到一大趋势,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层次要求在提高,企业在向智能化转型,这就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素质和能力同等重要。

所以我提出要建立实习文化,希望大企业,无论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中的领军型企业,都能树立社会责任感,为学生们设置更多的实习岗位,不仅是职校生,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等。

在国外,实习文化非常成熟,通过实习,学生的社会性衔接迈出了一大步,能够真正在工作岗位中实现知识和技能、素质和能力的综合提升,目前国内大企业的实习岗位比较少,中小企业更少,每年一到实习阶段,从学校到学生都很头疼。此外,另外一个提案是呼吁落实好职业教育法,只有职业教育法真正落实落地,我们才能实现修法的初衷和目标。

南都:近日,从广东走出来的技能人才世赛冠军杨登辉当选人大代表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许玲:非常好,他当选人大代表会振奋一大批技术技能型领域的同志们,同时也会传递出这个群体的声音和诉求,传递出非常积极的信号,国家要建设技术技能型社会,对技能型人才是全社会重视的、爱护的,会提振职业教育的信心,我觉得这个社会效应非常好。

南都:您认为应该如何进一步拓宽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许玲:在学历教育层面,这个通道已经在逐步打开,高职毕业生可以通过专插本、“3+2”高本衔接等形式升读本科,另一方面职教本科也在推进中。

但我认为还要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天花板低”的深层次问题,不要让职业教育被唯学历的浪潮裹挟,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不一定都需要强调本科或研究生学历,真正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社会中的待遇,包括就业落户、职称晋升以及人才待遇等等,做到“一碗水端平”,天花板的问题就能化解,这些通道打开后,家长们才不会那么焦虑,这也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

南都:您之前连续5年提交了关于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提案,今年回头看,这一领域是否有进步?

许玲:师资队伍建设的提案,我连续提了5年,我觉得这个领域的进步特别巨大。之前职业教育处于规模扩充阶段,对师资队伍的关注度不高,这就需要尽快定下国家标准,明确工匠之师谁来培养。2018年,我提交了《工匠之师从哪里来——关于我国职教师资培养建议》,这份提案被全国政协列为重点提案“弘扬工匠精神”的系列提案之一,并参加了专题调研,后来在教育部出台的“职教师资12条”和国务院发布的“职教20条”里面都得到了体现。

去年11月,教育部出台《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这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中国实践和中国方案,目前各个省正在制定自己的双师型教师细则,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也是广东省的标准细则制定单位之一。此外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还纳入了新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明确了对生产性实践的要求,这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所以,从这两个层面来看,可以感受到师资队伍的建设有了巨大进步。

全国政协委员许玲,受访者供图。

南都: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细则出台后,对于学校而言,应如何落地?

许玲:国家有上位文件,省里有细则,对学校而言,人才培养更加有据可依了。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一定不要流于表面,要真正落地,因此建议学校做好两点。第一,“进人”把关好,明确需要什么样的师资,而不是“进人和用人两张皮”;第二,育人要做好,学校自己的师资队伍建设培训要跟上,支持老师去企业,不能是口头支持,要有制度支持,让老师们没有后顾之忧地进入工厂。此外,细则出台后,我们也能参照对各个学校的师资队伍做横向比较,这也有助于提升全省水平。

南都:去年您呼吁职教本科的步子可以迈得大一些,今年您认为这点是否有进步?

许玲:虽然是获得了优秀提案,但我仍然认为我们的步子还是迈得不够大,还可以更大一些。职业教育已经发展多年,培育了一大批头部高职,他们在这个行业里面起着引领的作用,人才培养质量都是过关的,我们应该尽快地把这些院校升格为本科,在职业教育的培养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我今年依然呼吁,职教本科的步子仍然可以迈得更大一些。

南都:但是目前职业本科的建设没有参照体系,如何面对探索中的迷茫呢?

许玲:职教本科一出生,大家就在讨论职教本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和应用型本科有什么差异,和高职又有什么本质区别。我的观点是不争论,先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不要过于纠结概念,在实践层面不要有那么多的彷徨和顾虑,步子迈大一些。

况且我们现在走的职业教育这条路本身就没有太多可以借鉴的内容,虽然德国的双元制提供了一些参考,但毕竟国情不同、体制不同、升学渠道也不同。所以职业教育一定要有自己的自信,我们先发展,再逐步规范和从概念上理清它。

南都:您如何衡量职业教育是否达到了高质量发展?

许玲:我认为衡量维度有两点:第一,对区域的经济支撑如何,是否满足了区域产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除了支撑外,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否能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区域产业发展。

第二,需要从人的角度来看,培养的人才有没有就业,对口就业率多少,是否有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除了关注毕业后的岗位,还要关注毕业5年、10年后,发展情况怎么样。如果这些问题都能有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卷,我们的职业教育才是真正达到了高质量发展。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统战部 版权所有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环镇西路155号   技术支持:博达软件